fbpx
05 May 2024 - Sun - 21:35 pm
全方位生活雜誌 為忙碌的香港人注入輕鬆點,寫意點的生活動力 搜羅各區最好食最好玩的地區情報

別對未知過於恐懼

近這十多年間,「回歸」二字就好像「香港小姐」一樣,在香港人心目中是一個已知存在,但已經不太感興趣的話題;甚少人討論,更遑論引起情感上的連或 反應。今年回歸25周年,到達分水嶺,讓人不禁想起2008年北京奧運時大家光榮的笑容、回歸主題曲「香港始終有你」言猶在耳。默默走着,驀然回首,兩回十年後就已經過了一半。

50年不變是「一國兩制」下的承諾,可是當愈走愈近時,突然卻成了一種壓力。很多人表示50年不變只是形象化說法,不應過度揣測,然而未知使人感到恐懼,這種恐懼透過想像使人坐立不安,甚至會泥足深陷。試想想,什麽東西比「壞的結果」更可怕?在等待的過程、那份惴惴不安的心情,「不知道結果」比「壞的結果」要可怕得多,盡管可能是「好的結果」也被你的擔憂、選擇、行為帶偏了方向。

正因為存在的那些不確定性,使人們陷入一種對未知的端測當中,進退失據。面對未知,我們感到害怕,但其實講不出在怕什麼⋯又或者想來想去根本沒什麼好怕⋯但仍然在怕,所以不斷為這份擔憂、害怕、恐懼找上各種不同的原因、藉口,像是找到出口一樣加以想像。雖然我們都知道大部分的恐懼都是來自想像,但到底該怎樣做才可以從這種不確定、不安心的感覺裡得到解脫呢?

There are things known and there are

things unknown, and in between are the doors

of perception. — Aldous Leonard Huxley

這位英國作家/哲學家表示「這世上分為已知和未知,處於中間地帶的就是感知之門」,對未知的恐懼就來源於打開一扇不明確的門。仔細想想,其實門既然可以打開,就必定有路可走,透過你的感知回應世界、面對恐懼。如果暫時沒辦法緩解對未來的焦慮,那就先做好眼前的事情吧。盡管無法看清遠方,至少眼前每一步都是真實存在的。

大力

曾經以為所有事情出盡全力,大大力就可以解決。長大後發現,硬碰硬受傷的多是自己。透過哲學反思,慢慢學習以柔克剛,每個人都可以活出自己一套生活哲學。

評論

分享文章:
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whatsapp
Share on telegram
Share on email

ECday Youtube

ECday FACEBOOK

今期焦點

訂閱我們的 Newsletter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