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bpx
22 Nov 2024 - Fri - 00:20 am
全方位生活雜誌 為忙碌的香港人注入輕鬆點,寫意點的生活動力 搜羅各區最好食最好玩的地區情報

「真知、真相」是認識的目的,還是手段?

街上,不至於人山人海,也算是絡繹不絕。看見三年後久違的畫面,充斥着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。這是香港,這才是我身處的地方,令人又愛又恨的城市。經過三年多的疫情,每個人正經歷一套有別於以前 的生活方式及習慣,看見旅客開始重臨、笑聲滿載,一時之間也真的有點反應不過來。

這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呢⋯⋯嗯⋯⋯說熟悉又不太覺得親切,看着眼前閃過的道路、指示牌、街燈等,冷冰冰又有距離感;說陌生又不太感到生疏,每天行走經過的都是一樣的風景,沒有驚喜、沒有期、一成不變。好像每個人都過得很隨意,大家不再想有太多的深交分享,也許就是這種感覺讓我提不起勁。

明明是我成長及生活的地方,為何會讓我產生熟悉又陌生的感覺呢?還是其實我對這個城市一點都不熟悉,或者從來沒有深入認識過呢?這個問題讓我想起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曾說過:「熟知非真知」。提出這句話,淺白易明,但哲學總可以用一句說話包含多種面向的意思。

這句話第一次提出時,在1807年《精神現象學》首次發表,其後黑格爾整理結構排版後,出現在《哲學百科全書》的第三卷中,解釋為「主觀精神」。這令我不斷思考,到底由「熟知」到「真知」的過程中,是經由邏輯理性為線索,還是主觀認知經驗為依歸呢?

但有趣的是,跨越整個地球,無論是中西國家的哲學家,好像在時代轉變中,也能得出相似的理論,正如中國有句說話: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」,有着異曲同功之妙。只知道事物的表面現象,而不知事物的本質及其產生的原因。然而,到底「真知、真相」是認識的最終目的,還是手段呢?

評論

分享文章:
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whatsapp
Share on telegram
Share on email

ECday Youtube

ECday FACEBOOK

今期焦點

訂閱我們的 Newsletter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