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bpx
05 Feb 2025 - Wed - 13:55 pm
全方位生活雜誌 為忙碌的香港人注入輕鬆點,寫意點的生活動力 搜羅各區最好食最好玩的地區情報

簡力斯

直擊清萊世紀災難後實況 洪水吞村生死劫

頭上天朗氣清,腳下頹垣敗瓦。泰北9月經歷了一場百年一遇的水災,山區和城鎮都遭受重創,復元遙遙無期。旅遊勝地的河畔房屋整排倒塌,只剩幾根椿柱和一地破物。無數村鎮民房被洪水蹂躪,居民流離失所。在重災區的幾條村,洪水來襲之時,很多人慌忙爬上屋頂避難,三日三夜缺糧缺水苦候救援,幾名村民不幸罹難。災劫過後,即使清理了整整個多月,村裏仍是滿目瘡痍,居民努力重建家園,但心靈上的恐懼卻是永不磨滅。 清萊府治縣裏 的Ruammit村倚傍郭河,山明水秀,俗稱大象村,有大象營、餐廳和民宿,每年都吸引很多遊人。一場世紀洪災將旅客歡聲沖洗殆盡,河邊九間房屋完全傾塌。這條村聚居的都是克倫族人,他們賴以生存的郭河,不久前卻險將他們吞噬,洪水從緬甸湧來,猶如猛獸向湄公河狂奔。港婦隨一班清邁港人來到派發風扇和飯煲等物資,並希望親耳聆聽他們心聲。一位村民指着前面一間崩倒河中的房屋,那本來是間三層高民宿,一夜間化為烏有,而他正是屋主。說着說着,他突然跑到傾斜的屋旁探頭往窗內望,只見黃泥般的河水從破洞湧進來、飄出去,沒有甚麼剩下。離河較遠的上百戶都經歷超過兩米的洪水,家居物品全部浸毁,滿屋厚厚泥濘。 困屋頂三日缺糧水 大象村未算慘不忍睹,翌日去到美塞縣重災區,情況更讓人心酸。美塞河分隔泰緬,氾濫時五條村遭受滅村之災,我們穿上水鞋進村視察,每一步都被泥黏着,寸步難行。其實政府與村民已忙碌清理五星期,鏟泥車進進出出,但災區仍一片凌亂。村民憶述生死劫不禁淒然淚下,當時水已淹到二樓,而且洪水來勢很急,根本沒時間逃生,不少人只能爬上屋頂。但救援隊無法入村,災民缺糧缺水,直至72小時後才獲救。不是每個人都那麼幸運,一位母親抱着孩子活活淹死,又有一名村民失蹤,屍骸到幾日後才被挖出。 滿屋泥濘傳出惡臭 洪水退卻後,大家沒多餘時間去哀傷,必須把握分秒清理家園。大家奔波之際,一對年邁夫婦卻無能為力,家中泥濘積到胸口高,傳出陣陣惡臭。我們再往泰緬邊界的市場看看,原本繁華的市集成了廢墟。猶幸泰北人本性樂觀,守望相助面對危機,但願港人一點關懷能幫助他們應急,讓清萊盡快回復生機。 簡力斯 此處不留人,自有留人處。從事傳媒工作的港佬2021年被迫退休,決定與港婦離開香港,尋找第二人生。我們愛電影、愛旅遊、愛飲酒,現於純樸的清邁慢活,半退休之下做自己喜愛的事情,編寫我們的小城故事。我們亦期盼在世界不同地方短暫生活,感受各地本土文化,並希望藉各種媒介與大家分享我們的漂流點滴。

詳細內文 »

瓹秘穴 盞燈照清道洞 | 攀黏瀑 根繩懸卜阿潼

泰北山城清道被譽為小托斯卡尼,謐靜靈秀,還的確有葡萄酒出產。今天小清新,昔日人寥落,如其古名Piang Dao,此處與星比高,密林中的鐘乳石洞曾是僧侶隱世潛修之地,我用一盞燈,照見數百年一麻一麥的苦行。平河南流,登河(湄登河)交匯,毗鄰的湄登(Mae Taeng)是激流泛舟勝地,也是長頸克倫族等山區部落的老家,而卜阿潼瀑布可讓人逆流而上,遊人絡繹不絕,令部族生活得以改善,我用一根繩,沿他們足印攀爬這片神秘淨土。 行程第二天來到清道洞(Chiang Dao Cave),這個天然奇觀足有12公里長,是宗教和大自然的完美結合。秘道錯綜複雜,整個清道山遍佈上百洞穴,開放的只有五個,這裏是其一,而迷宮般的暗道可一直通到緬甸去,不過無人曾嘗試玩命越境。入口是一所寺廟,外有一座25尖頂佛塔,造型獨特。遊人需穿及膝褲裙,否則便要披上寺廟提供的圍巾。 鐘乳石鬼斧神工 步上楷梯走進洞口,穿過昏暗通道別有洞天,是個滿佈大小石刻佛像的天然中庭,一邊通往有照明設施的臥佛洞,一邊則是黑洞,需由嚮導提着油燈帶領入內。我先隨嚮導探索黑洞,氣氛詭譎,環境潮濕,地面不平,委身穿過狹洞時,既要小心撼頭,又要提防滑倒,猶如探險。燈光掩映,鐘乳石如鬼斧神工,雄雞、小象、蓮花、佛手都仿佛動起來。 傳說帕堯國的康登王子情傾一位少女,少女化為金鹿跑進叢林,王子追進洞穴從此失蹤,村民深信他已變成清道山的守護神。我邊摸黑前行邊努力尋找鹿形石灰岩,可惜到離開黑洞都無發現。朝光亮的臥佛洞走去,步道平坦易行,沿路可清楚看到形態萬千的鐘乳石與石筍,蔚為奇觀,更有幾尊大佛像,前面放有供品。這些石雕佛像已有逾500年歷史,是來自緬甸的修行者所造,如此神聖的禪修洞天,至今還有很多佛教徒專程前來拜訪。 回清邁的路上,會經過湄登縣的秘景——卜阿潼瀑布(Bua Tong Waterfalls)。赤腳爬瀑布是一番怎樣的感受?不妨多帶一套衣服替換,來體驗一下。湄登山區是長頸族等部落的神秘淨土,而卜阿潼卻變成旅遊勝地,甫抵達停車場已見不少外國女遊客穿上三點式泳衣走動,百米瀑布頂部就在不遠處。流水往下沖去,水中竟有人捉着繩索陸續爬上來,看得我抹一把汗,頂段尤為陡峭,但膽敢挑戰的人都成功登陸。 逐層爬渾身濕透 瀑布分三層,可逐層擊破。不滑腳的秘密是,這裏為石灰岩地形,帶點乳白色的水流含有大量碳酸鈣,在石上形成一層天然防滑膜,腳踏上去還有黏黏的感覺,因此它又叫作「黏瀑布」(Sticky Waterfalls)。最佳玩法是沿瀑布旁階梯走到最下層,然後一層一層往上爬。最底兩層不太斜,慢慢踏穩便可以。 頂段瀑布懸有一根繩,遊人都變身忍者,拉着繩索逆流而上,任水流沖擊身體,玩至全身濕透,十分惹笑。危險嗎?小心爬的話也算安全的,但我目睹一名約10歲小朋友貪圖快捷,一不留神便「噼啪」掉進瀑布旁的樹叢,幸不太高不致重創,但他被攙扶回來時傷痕纍纍,幾乎痛得哭出來,走路一拐一拐的。我手腳不靈活,還是別挑戰登頂為妙,只爬到一塊大岩石上打坐拍照,也自得其趣。 港婦漂流-簡力斯 此處不留人,自有留人處。從事傳媒工作的港佬2021年被迫退休,決定與港婦離開香港,尋找第二人生。我們愛電影、愛旅遊、愛飲酒,現於純樸的清邁慢活,半退休之下做自己喜愛的事情,編寫我們的小城故事。我們亦期盼在世界不同地方短暫生活,感受各地本土文化,並希望藉各種媒介與大家分享我們的漂流點滴。

詳細內文 »

直擊清萊世紀災難後實況 洪水吞村生死劫

頭上天朗氣清,腳下頹垣敗瓦。泰北9月經歷了一場百年一遇的水災,山區和城鎮都遭受重創,復元遙遙無期。旅遊勝地的河畔房屋整排倒塌,只剩幾根椿柱和一地破物。無數村鎮民房被洪水蹂躪,居民流離失所。在重災區的幾條村,洪水來襲之時,很多人慌忙爬上屋頂避難,三日三夜缺糧缺水苦候救援,幾名村民不幸罹難。災劫過後,即使清理了整整個多月,村裏仍是滿目瘡痍,居民努力重建家園,但心靈上的恐懼卻是永不磨滅。 清萊府治縣裏 的Ruammit村倚傍郭河,山明水秀,俗稱大象村,有大象營、餐廳和民宿,每年都吸引很多遊人。一場世紀洪災將旅客歡聲沖洗殆盡,河邊九間房屋完全傾塌。這條村聚居的都是克倫族人,他們賴以生存的郭河,不久前卻險將他們吞噬,洪水從緬甸湧來,猶如猛獸向湄公河狂奔。港婦隨一班清邁港人來到派發風扇和飯煲等物資,並希望親耳聆聽他們心聲。一位村民指着前面一間崩倒河中的房屋,那本來是間三層高民宿,一夜間化為烏有,而他正是屋主。說着說着,他突然跑到傾斜的屋旁探頭往窗內望,只見黃泥般的河水從破洞湧進來、飄出去,沒有甚麼剩下。離河較遠的上百戶都經歷超過兩米的洪水,家居物品全部浸毁,滿屋厚厚泥濘。 困屋頂三日缺糧水 大象村未算慘不忍睹,翌日去到美塞縣重災區,情況更讓人心酸。美塞河分隔泰緬,氾濫時五條村遭受滅村之災,我們穿上水鞋進村視察,每一步都被泥黏着,寸步難行。其實政府與村民已忙碌清理五星期,鏟泥車進進出出,但災區仍一片凌亂。村民憶述生死劫不禁淒然淚下,當時水已淹到二樓,而且洪水來勢很急,根本沒時間逃生,不少人只能爬上屋頂。但救援隊無法入村,災民缺糧缺水,直至72小時後才獲救。不是每個人都那麼幸運,一位母親抱着孩子活活淹死,又有一名村民失蹤,屍骸到幾日後才被挖出。 滿屋泥濘傳出惡臭 洪水退卻後,大家沒多餘時間去哀傷,必須把握分秒清理家園。大家奔波之際,一對年邁夫婦卻無能為力,家中泥濘積到胸口高,傳出陣陣惡臭。我們再往泰緬邊界的市場看看,原本繁華的市集成了廢墟。猶幸泰北人本性樂觀,守望相助面對危機,但願港人一點關懷能幫助他們應急,讓清萊盡快回復生機。 簡力斯 此處不留人,自有留人處。從事傳媒工作的港佬2021年被迫退休,決定與港婦離開香港,尋找第二人生。我們愛電影、愛旅遊、愛飲酒,現於純樸的清邁慢活,半退休之下做自己喜愛的事情,編寫我們的小城故事。我們亦期盼在世界不同地方短暫生活,感受各地本土文化,並希望藉各種媒介與大家分享我們的漂流點滴。

詳細內文 »

瓹秘穴 盞燈照清道洞 | 攀黏瀑 根繩懸卜阿潼

泰北山城清道被譽為小托斯卡尼,謐靜靈秀,還的確有葡萄酒出產。今天小清新,昔日人寥落,如其古名Piang Dao,此處與星比高,密林中的鐘乳石洞曾是僧侶隱世潛修之地,我用一盞燈,照見數百年一麻一麥的苦行。平河南流,登河(湄登河)交匯,毗鄰的湄登(Mae Taeng)是激流泛舟勝地,也是長頸克倫族等山區部落的老家,而卜阿潼瀑布可讓人逆流而上,遊人絡繹不絕,令部族生活得以改善,我用一根繩,沿他們足印攀爬這片神秘淨土。 行程第二天來到清道洞(Chiang Dao Cave),這個天然奇觀足有12公里長,是宗教和大自然的完美結合。秘道錯綜複雜,整個清道山遍佈上百洞穴,開放的只有五個,這裏是其一,而迷宮般的暗道可一直通到緬甸去,不過無人曾嘗試玩命越境。入口是一所寺廟,外有一座25尖頂佛塔,造型獨特。遊人需穿及膝褲裙,否則便要披上寺廟提供的圍巾。 鐘乳石鬼斧神工 步上楷梯走進洞口,穿過昏暗通道別有洞天,是個滿佈大小石刻佛像的天然中庭,一邊通往有照明設施的臥佛洞,一邊則是黑洞,需由嚮導提着油燈帶領入內。我先隨嚮導探索黑洞,氣氛詭譎,環境潮濕,地面不平,委身穿過狹洞時,既要小心撼頭,又要提防滑倒,猶如探險。燈光掩映,鐘乳石如鬼斧神工,雄雞、小象、蓮花、佛手都仿佛動起來。 傳說帕堯國的康登王子情傾一位少女,少女化為金鹿跑進叢林,王子追進洞穴從此失蹤,村民深信他已變成清道山的守護神。我邊摸黑前行邊努力尋找鹿形石灰岩,可惜到離開黑洞都無發現。朝光亮的臥佛洞走去,步道平坦易行,沿路可清楚看到形態萬千的鐘乳石與石筍,蔚為奇觀,更有幾尊大佛像,前面放有供品。這些石雕佛像已有逾500年歷史,是來自緬甸的修行者所造,如此神聖的禪修洞天,至今還有很多佛教徒專程前來拜訪。 回清邁的路上,會經過湄登縣的秘景——卜阿潼瀑布(Bua Tong Waterfalls)。赤腳爬瀑布是一番怎樣的感受?不妨多帶一套衣服替換,來體驗一下。湄登山區是長頸族等部落的神秘淨土,而卜阿潼卻變成旅遊勝地,甫抵達停車場已見不少外國女遊客穿上三點式泳衣走動,百米瀑布頂部就在不遠處。流水往下沖去,水中竟有人捉着繩索陸續爬上來,看得我抹一把汗,頂段尤為陡峭,但膽敢挑戰的人都成功登陸。 逐層爬渾身濕透 瀑布分三層,可逐層擊破。不滑腳的秘密是,這裏為石灰岩地形,帶點乳白色的水流含有大量碳酸鈣,在石上形成一層天然防滑膜,腳踏上去還有黏黏的感覺,因此它又叫作「黏瀑布」(Sticky Waterfalls)。最佳玩法是沿瀑布旁階梯走到最下層,然後一層一層往上爬。最底兩層不太斜,慢慢踏穩便可以。 頂段瀑布懸有一根繩,遊人都變身忍者,拉着繩索逆流而上,任水流沖擊身體,玩至全身濕透,十分惹笑。危險嗎?小心爬的話也算安全的,但我目睹一名約10歲小朋友貪圖快捷,一不留神便「噼啪」掉進瀑布旁的樹叢,幸不太高不致重創,但他被攙扶回來時傷痕纍纍,幾乎痛得哭出來,走路一拐一拐的。我手腳不靈活,還是別挑戰登頂為妙,只爬到一塊大岩石上打坐拍照,也自得其趣。 港婦漂流-簡力斯 此處不留人,自有留人處。從事傳媒工作的港佬2021年被迫退休,決定與港婦離開香港,尋找第二人生。我們愛電影、愛旅遊、愛飲酒,現於純樸的清邁慢活,半退休之下做自己喜愛的事情,編寫我們的小城故事。我們亦期盼在世界不同地方短暫生活,感受各地本土文化,並希望藉各種媒介與大家分享我們的漂流點滴。

詳細內文 »

分享:
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whatsapp
Share on telegram
Share on email

今期焦點

ECday Youtube

ECday Youtube

訂閱我們的 Newsletter